四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履行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过程中,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并主动转变观念,结合实际,注重将严格执法与指导帮扶相结合、与打造营商环境相融合,对行业安全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调度、有机融合,全力打造新形势下安全监管新格局。将“双随机”检查与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相结合,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努力为企业创造安心的经营环境。年初以来,我市积极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方式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统一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贯彻落实,市交通运输局主动作为,经与市商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请示沟通,为切实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过多干预,让市场主体感到行业监管工作“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我局明确了市辖区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普通货物运输、驾驶员培训机构、机动车维修、出租汽车经营服务、水路运输等7个行业,共计12项的联合抽查事项,将双随机检查与安全监督检查结合在一起。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检查任务295次,出动联合检查组33个,参与检查执法人员1180人次,对比去年同期,对市场主体检查频次下降近30%,有效降低了对行业市场主体的过度干预和打扰,减轻了企业负担,为企业打造了安心经营的环境,赢得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广泛好评。
将严格执法与对企业指导帮扶相结合,注重提高企业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履行正常执法监督检查任务的同时,主动转变观念,靠前服务,以帮促管。通过会议部署、集中培训、个别指导、群内交流等方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督促企业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指导帮扶的过程中,他们注重提高企业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事故隐患发现在前,排除在先;指导企业理顺模糊不清的权责问题,解决久治不愈的顽疾问题;协助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指导帮扶,企业基本达到了一般隐患主动排除,重大隐患主动防范、积极配合整治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改变了“以罚代管”的僵化模式,还有效地促进了政商和谐,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期间,先后出动960人次,对454家企业进行帮扶指导,发现一般隐患93处,均已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得到整改。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将行业监管职责和企业岗位职责清单化,理顺安全管理的层级,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化。根据省厅和市交通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们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将支队安全监管职责进行了细化,制定了领导干部职责清单和科室职责清单,并召开安委会专题会议进行讨论认证,确保清单与监管职责相吻合、与实际工作相符合;针对每一项重大活动,我们都制定任务清单,将活动内容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力争任务精细化,执法精准化;利用监督检查的机会对企业清单制定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要求企业参照行业管理规范,认真梳理需要落实的各项工作任务,根据各个岗特点制定相应的职责清单,并要求企业清单制定完成后,召开专题会议或邀请专家和行业管理部门进行认证和把关,确保清单全面、准确、合理,便于执行和操作。执法支队共制定领导干部职责清单5份,科室职责清单18份;企业职责清单78份(其中客运企业5份、危货企业50份,普货企业22份、水路运输企业1份)。各企业清单都经过了企业安委会的讨论通过,并以公司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布,按规定进行了备案。